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今天是4/25,天氣:晴朗

今天沒有再讓老師等我們上課了,大家都很準時,
電腦也很聽話,一切是那麼的順利。
一開始,
老師先跟我們討論作業上有沒困難OOPS問題的提出與回答,
大家都完成了,不過有些同學比較慢提問題,
所以後來提出的問題沒有人回答這樣可能就無法進行線上討論,
所以我覺得之後作業的完成需要訂個時間,
雖然這種方式感覺太被動了,
但算是個可以解決作業遲交的方法。

作業問題結束之後便開始上課,
延續上禮拜未完成的Prediction報告,
但是PBwiki網頁出了問題,耽誤了報告的進行,
這個時候老師趁機問了我們:若是網路出了問題,該怎麼辦?
遠距教學最怕的就是這種狀況的發生吧,
所以真的可以好好想想。 接著,佳珊他們那一組繼續報告,
就在報告到一半時, 老師的畫面從螢幕上消失,
接著大家也都斷線了,真是尷尬的情況,
大家驚慌失措(誇張),不知道怎麼辦,就在毫無頭緒時,
老師打電話來,討論之後決定進行非同步教學,
將未完成的報告轉換到GOOGLE GROUPS上,
才解決這次的驚魂記。

今天難得換我們等老師上課,電腦也沒問題了,
結果網路出了亂子,真是命運坎坷啊。
希望不要再有下次,不然也太多災多難了吧!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4/18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8點上課,
不過我早早7點30分就到了終於用到好的電腦,
所以今天上課好順喔,Yes!!
但還是有同學因為電腦出現問題而需要花時間解決,

準備器材的過程中, 我們先跟老師聊天,
聊到最近美國的槍擊案真是太恐怖了,
慶幸自己是台灣人, 在台灣不能擁有槍枝,
也比較少有激烈的宗教分子做出類似自殺攻擊的事情,
還好身旁的同學日常表現都很正常,

不過還是得適時的關心一下, 才不會發生遺憾的事情。
上課一開始老師先跟我們討論作業的事情,

因為我們欠繳的有點多,
所以老師跟我們一起討論原因及解決的方法,

謝謝老師花時間跟我們溝通, 其他老師是不會這樣做的,
結果討論出來的原因不外乎是作業太多、太複雜,
其實我覺得作業並不會多到造成我的壓力,

我想跟我們從小到現在受的教育有關吧,
我們習慣的是面對面教學,學習是被動的,

老師要求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因此對於非同步教學強調的主動學習,一時無法接受,
所以就會有懈怠、偷懶的情況出現,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一定是要改變我們的態度,教育水準一直在提升,

不能再侷限於舊式的教育, 改掉不好的習慣,
這樣才能進步、成長。
作業的問題討論完後,

開始進行predictions for 2007主題的報告,
由小冷他們那一組進行主持,從會議的進行,

可以感受到他們準備的很用心, 資料也很豐富,
帶討論的過程及提出的議題也都很棒,
這種透過視訊來進行討論的經驗還是頭一次,感覺不賴,
下星期就換我們這一組了,希望能有好表現,加油!!^^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4/11非同步教學

之前聽到非同步教學時,
以為是老師先錄好VIDEO,
然後我們再透過影片播放來上課,
結果原來不是啊,真是笨!
這次的非同步教學,內容真的非常豐富(其實是很多^^),
我很早就有上去瀏覽,不過一直過了很久才開始動作。
真的是惰性十足,每次作業都拖到最後關頭才生出來,
這點與遠距教學應有的態度似乎不同,

積極、主動好像真的要好好的培養了。
先說說非同步教學的心得:
當我看影片及瀏覽網頁時,其實腦袋裡會產生一些問題,
但是又懶的去網路上找,就這樣到最後忘記,不了了之,
我想有了問題無法及時提出並得到解決,

算是非同步教學的一個缺點吧。
其實我覺得非同步教學的優點比缺點多,
教學內容算是蠻有系統的,設計者透過網頁製作教材,
然後學習者透過網路來閱讀教材內容,
這種學習方法比較自由不受限制,可以讓人在任何時間學習,
相當有彈性。當然,主動學習才能真正獲得最大的效益,
所以我覺得只要肯花時間去學習,
非同步教學的效能也可以很大的。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教育的未來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除了上面同學所說的“為求個體的成長”外,還包括了“適應社會的能力”,意即教育使我們“成人(成為社會人)”。從「教育的未來」這個短片中,發覺它所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在社會變遷的快速以及不確定性下,帶來了更多的知識需要我們從中學習,進而跟上時代的潮流,那麼教育的未來應該如何因應呢?我個人認為,教育的主體不外乎是教師以及學生,若是要讓教育跟得上科技的發展,就須從這兩個主體做改變。
就新的教師角色而言,扮演的角色是學習者,也是協助者。教師應該不斷的吸收知識,例如:多看雜誌、多看新聞以及多閱讀一些有關新發明的東西的文章……等等,藉以提升自我的教師專業能力,當然,在帶領學生時,所擁有的知識、訊息越多,學生的認知能力當然也會大大提升。除此之外,因應知識的瞬息萬變,並不能只從體制內的學校學習中而已,更要協助學生具備“帶著走的能力”,意即自我能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使學生在鉅大的社會變遷下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例如:授課的方式不止於單一的講述法,而可以讓學生多從實際的操作中確認知識、體悟概念,如教導數學的四則運算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去大賣場上實際買東西來驗證自己所有的認知,如此一來,這個知識相較於傳統之下,它是活的。
而學生的新角色則是能將知識作有效能的處理,在眾多的知識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部份,而這個部份我認為是有難度的,一方面是礙於現今教育體制下的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易使學生培養組織的能力,一方面是教學時間的限制,所以在培養這個部份是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方面的配合下才行完成的。所以我認為要因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需要有大環境的配合之下才比較有可行性